春日的農村鄉野,或是路邊綠化帶,經常見一種大葉子的植物。綠油油的大葉菜,能長到半米高,很多人遠遠見了,甚至以為那是人家種植的某種蔬菜。
它就是酸模,農村俗稱「野菠菜」的植物。它還有很多別名,比如土大黃、癬草等。
其實酸模,是蓼科酸模屬一類植物的統稱。這個屬下,常見的有皺葉酸模、巴天酸模、長刺酸模、齒果酸模等,單憑葉子很難詳細區分。
今天就寫寫這一類植物,本文統稱「酸模」。
01
酸模的特點
酸模的葉子(基生葉),比菠菜大很多,又長又寬。跟菠菜一樣,酸模葉子有長長的葉柄。
春日酸模,生機盎然,看著很討人喜歡。不過作為野菜,它的口感并不咋地,酸澀,據說是難以下咽。
酸模有個很有趣兒的俗名「老牛涎涎」,主要是因為,牛喜歡吃它的葉子。
腦海中,有沒有拂過這麼一副畫面,春日的農村鄉野,大部分草木還剛剛發芽的時候,酸模就長得挺大了,家里的老黃牛見了這樣綠油油大葉菜,饞得直流哈喇子。
年長些的朋友,可能會對這個畫面有感覺,年輕些的就未必了,畢竟如今農村老家,一個村里見不到一頭牛。
酸模的基生葉長到一定程度,從綠油油的大葉子中間,會抽出一根地上莖,莖上面的葉子,就相對小了,而且葉柄也很短,有的甚至看不到葉柄。
酸模的莖部上端有分支,酸模的花,開在植株的頂端,圓錐花序。
酸模的花,相對較小,也沒啥觀賞性,有人稱它為「」米粒之珠「。得有多細微的心思,才能拍到它的美?
通常酸模開花結籽的時候,大多數植物都生長繁茂,酸模也就沒有那麼特立獨行了。
02
酸模的害處和改良應用
跟其它蓼科植物一樣,酸模的種子繁多。打眼一看,一穗穗的,貼著莖稈而生。
它以種子傳播,而它的種子數量也較多。因此,這雜草,生命力和侵犯性都較強。
酸模這種雜草,通常占領一個地盤之后,其它雜草都被它的鋒芒蓋住了。
而且,酸模生命力旺盛,繁殖力強。果園、茶園及田埂,經常見它們的身影,跟作物爭水肥,也被農業部列為有害生物。
說到酸模,不得不說近年來常備推崇的一種酸模類改良植物—— 食葉草。最初這種雜交酸模,是70年代,作為牧草由前蘇聯烏克蘭入的,後來發現不怎麼理想。
但是,植物專家并沒有停止對它的研究,而是經過不斷改良,培育出糧草兼顧的高蛋白「食葉草」。
網上看的一些推這個項目的廣告。在這里提醒各位朋友,若是種植,還是好好考察,根據自己地區特點而定,不要盲目引種。
03
酸模可入藥
酸模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它的根比較肥厚,是一味中草藥,夏秋季采收,曬干即可。
除了根之外,酸模的全草葉可入藥。
【別名】山菠菜、野菠菜、酸溜溜、牛舌頭棵、水牛舌頭,田雞腳
【來源】蓼科酸模屬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.,以根或全草入藥。夏秋采收,曬干。
【性味歸經】酸、苦,寒。
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酸模這野草,我記得自己拍過很多次,但是翻圖片,卻又沒多少。倒是春日里,它綠油油的的樣子,真入心了。因為我一度懷疑,這是不是人家種植的蔬菜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