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在超市看到了「酸漿果」,在一個白色的筐子里,果子黃黃的,被燈籠狀的花萼包裹著,花萼顏色像泛黃的、薄薄的紙。
酸漿又叫做紅姑娘、燈籠果、錦燈籠,藥食兩用的野生草本水果,營養價值高,原產我國和南美,目前在東北或華北部分地區有栽培。
今天就聊聊這種植物吧!
01 酸漿果種類酸漿果市場上常見有2種,一種是(成熟后)果子黃黃的,花萼也是黃的;一種是果子和花萼都是紅紅的。
其中,紅色的是我國本土植物,算是比較正宗的「紅姑娘」,我國東北地區,紅姑娘野生資源較多。
而黃色的酸漿,原產中南美,也被稱為法國黃果酸漿。這種酸漿果,栽培上比較受歡迎,大約在明朝時期引入我國,後來漸漸逸生為野生植物了。
2種酸漿相比,黃果酸漿果實要大一些,產量高一些,口感相對要好一點。黃果酸漿偏甜,而紅果酸漿偏酸。
02酸漿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相對直立,高30-60厘米。花白色、腋生。花期很短,大約一個星期。葉子對生。
果實是漿果、圓形。外面包裹果實的那一層,是它的花萼,整個果實,像小燈籠。
它的花萼,觀賞價值高,之前在一篇文章里看過,它的花萼容易腐爛,留下網狀,像葉脈一樣的「架子」,整個果實,就更像燈籠了。
圖片來源:博物 03 酸漿的食用價值酸漿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、檸檬酸、酸漿果紅素等營養物質,酸甜可口,既能鮮食,還能加工成果汁。
但其實,這種相對古老的水果,可吃的部分,除了果子之外,還有它的葉子。
明代植物專著《救荒本草》中,寫著它的葉子雖然微苦,但是可以作為救荒野菜食用。
姑娘菜:俗名燈籠兒,又名掛金燈,本草名酸漿。
生荊楚川澤及人家田園中,今處處有之,苗高一尺余,苗似水茄,而小,葉似天茄。開白花。結房如囊,似野西瓜蒴,形如撮口布袋;又似燈籠樣。囊中有實,如櫻桃大,赤黃色,味酸,性平、寒、無毒。葉味微苦。
救饑:菜葉煠熟,水浸淘去苦味,油煙調食。子熟摘取食之。
——《救荒本草》
04 是一味藥草酸漿的成熟果實的干燥宿萼或素萼帶果實,可入藥。
其藥用部位為: 成熟干燥宿萼或帶果實的宿萼。2020版《中國藥典》有收錄,名為: 錦燈籠。
這植物適應能力強,也蠻好看的,陽台上也可以考慮栽培一兩株,但是看一看果子,心情也會很舒暢。
備注:
1、部分圖片來源網絡,侵刪!
2、本文不構成用藥建議,請遵醫囑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