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把衣服比作女人的戰袍,那麼衣櫃就是女人最大的裝備庫。 今天為大家帶來衣櫃改造小技巧,空間尺寸和個性化需求全部滿足,既美觀又實用,而且收納性強、功能多。快來一起看看吧!
理想的,可以被充分使用的衣櫥空間長這樣。
但是大多數情況下,衣櫃如上圖所示。
似乎太過簡單的結構是對衣櫃設計的一種侮辱,我們看到的多數定制衣櫃/衣帽間充滿莫名其妙的格子和配件,這也造成了20%-30%空間被浪費,誰用誰知道的鬱悶。
如何拯救雞肋衣櫃空間?
直接上案例↓↓↓
這個男女主人共用的衣櫃長2.1米,高2.4米,由大大小小格子構成。每個格子又高又大又深,最多用足50%;掛衣區本該最方便使用,移門和床頭櫃成了絆腳石。
裝了四季衣物後空間綽綽有餘,換季衣物藏在收納箱裡,男主人冬季去南方出差,或秋季去北方出差還得翻箱倒櫃找非當季的衣服,相當不便。
從空間容量和衣物數量的匹配度來看,這可以是一個不用換季的衣櫃,癥結出在結構上。根據男女主人習慣, 我們給出優化方案:
1、拆掉部分隔板,增加黃金掛衣區。
2、選配合適抽屜,避開移門遮擋,讓格子區域100%可用。
3、劃分當季和非當季,將當季衣物留在靠臥室門近的位置,便于日常使用。
4、劃分男女界限,集中男主人衣物,讓不善家事的男性更容易遵守遊戲規則。
原本「先天不足」的衣櫃經過優化,基本消除雞肋空間。更重要的,男女主人的衣物、床品分類清晰,每個人都清楚自己擁有哪些物品、及物品定位。
常年感到缺衣少褲沒鞋子的朋友,也許不是真缺,而是「看不到」,那些藏在收納箱裡的衣物從大腦記憶中自動消失了,只給心理留下一個「缺」的暗示。
男主人跨地理區域出差,自己可以輕鬆找到非當季衣物。女主人做換季時,路徑也簡單好記。
衣櫃日常就是這樣敞開半扇門的狀態,移門不再礙事,無論拿取還是放回衣物都極為便利,也無須擔心落灰。
優化衣櫃的目的就是消除衣櫃空間死角,讓空間最大化可用。我們根據常見衣櫃格局,從懸掛區、格子區、邊角區三方面提供優化思路。
1、用足懸掛區 方法1:使用統一尺寸的薄型衣架,增加掛衣數量。
方法2:掛衣時遵循從長到短順序,提升衣服下方空間使用率。
方法3:對于過高的懸掛區域,根據使用者身高可調整為上下雙層掛衣區,如無法借助兩側櫃板增加免釘掛杆,可在某寶找長掛鉤實現多層掛衣。
方法4:無法拆卸又特別雞肋的褲架空間也可以很好被利用。比如不留空衣架在衣杆上,減少對掛衣區無意識浪費和佔用。
2、用足格子區域 方法1:對于格子多掛衣區少的衣櫃,在櫃體結構允許的條件下,可以考慮拆掉部分隔板/褲架,利用免釘撐杆增加懸掛區。
方法2:腰部以下格子區域,選配合適的抽拉型道具,稱之為抽屜式收納法,從高度和深度上將空間用足。
抽屜是現在比較常用的方法。
格子之所以不好用,因為高處形成堆疊,深處有前方擋物,針對這兩大問題可以靈活變通,並非只有抽屜這一唯一解決方案。如圖所示,用文件盒分層、收納籃DIY拉繩拉出深處衣物。
方法3:腰部以上格子區域,利用免釘隔板分層置物,從高度和深度上將空間用足的同時保證可視性。
3、用足邊角區域 方法1:衣櫃門板內外側也是不可忽視的收納寶地,方便取放,用好了就是增加收納黃金區域。
只要五金件給力,拉門裡外都可以發揮,裡側用掛杆、掛鉤等收納帽子、絲巾、領帶等輕質小物,外側用掛鉤臨時掛家居服或外套等 方法2:用盡櫃體進深空間。
進深(超過60cm)又高的掛衣空間,除了上下分區收納,還可以內外分區的收納方式,內外側分別懸掛使用頻率低和使用頻率高的衣服。
方法3:犄角旮旯也能發揮。
邊角牆壁利用免釘撐杆、S鉤或二者結合使用,給包、絲巾等小物找個家。
衣櫃的改造方法你學會了嗎?很多時候,不是我們不會收納,而是在錯誤的空間格局裡,怎樣做收納都是無效的。 如果你家也有個奇葩的衣櫃格局,不妨跟著我一起動手改造吧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