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被吼很多次,我家小朋友仍然改不了「光腳丫」的毛病。氣得我說,要是有「 蒺藜狗子」就好了,踩過一次,保你能改掉這個臭毛病。
小朋友很疑惑:啥叫「蒺藜狗子」?
蒺藜狗子,其實是農村田野荒坡常見的一種雜草,果實上有很多棱刺兒,特別硬,踩一下能硌破腳丫。
今天就聊一聊,蒺藜狗子吧!
01
蒺藜的植株形態
蒺藜狗子是俗稱, 它本名叫蒺藜,蒺藜科蒺藜屬草本植物。
喜歡平鋪在地上生長,偶數羽狀復葉,小葉對生,大約3-8對,中間葉脈清晰,蠻漂亮的。
痢疾植株上有細密的柔毛,花是黃色的,五個花瓣。它的花兒,在一眾雜草中,還比較凸出,是我喜歡的樣子。
它的果實,比較硬,上面有很多銳刺。形狀形容不出,但是也有規律,每個果實根據花瓣形狀能分成5部分,每部分長短刺各有一對,其余都是小刺兒。
果實尚未成熟時是綠色,成熟時褐色,落到泥土里,分辨不出,但是踩一腳,硌得生疼。
蒺藜喜歡長在荒地、沙地、荒坡上,村里有一處窯灣(洼地),後來種上了莊稼,那里很多蒺藜。
別說光腳丫了,穿涼鞋走在有蒺藜的草叢里,都容易「受傷」。
圖源網絡
02
名字的延伸
不知道為啥叫它蒺藜狗子。
「狗子」是方言,人們比較親昵地稱呼孩子時,喜歡用「狗子」。而且,如今「狗子」也是很受歡迎的網絡用語。
但是「蒺藜狗子」,名字是早早就有的,這名字里,能咂摸出農人天生的樂觀豁達,苦中作樂的意味。
常見的雜草,不小心被硌了,又氣又惱,稱它為「狗子」,就像是對自家熊孩子一樣,雖氣但不會恨。
但其實,蒺藜在文學作品里,其實是代表不好的形象,小人啊、奸臣啊這類。
《楚辭》中把蒺藜稱為「惡木」,比喻小人。
「江離棄于窮巷兮,蒺藜蔓乎東廂」。——楚辭
蒺藜果實的形象,也是傳說中的江湖暗器「蒺藜子」的來源。
我沒有見過這種江湖暗器,但是童年時光里,也的確有小伙伴用蒺藜當「武器」的時候。
蒺藜硬,有一定重量,能投得遠。
蒺藜的硬度,能到哪個程度呢?能扎透布鞋鞋底,也能扎破腳踏車帶。
03
中草藥
百草皆為藥,而這「蒺藜狗子」,也是一味中草藥!
蒺藜果實入藥,苦、辛、平,歸肝經,平肝舒肝,祛風明目。
在《神農本草經》中,還被列為上品。
中藥上品,一般是藥食同源,無毒,可以長期服用的,但是看著滿是刺兒的蒺藜,真是讓人心生懷疑啊。
再查一下,原來本草里說得蒺藜,不是同一種。
中藥蒺藜,有兩種:
一種是刺蒺藜,也叫杜蒺藜,就是本文中的蒺藜狗子,開黃色花的;另一種叫做沙苑蒺藜,也叫白蒺藜的,豆科植物扁莖黃芪的干燥成熟種子。
蒺藜有二等∶
一等杜蒺藜,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者。開小黃花,結芒刺。
一種白蒺藜,出同州沙苑牧馬處。子如羊內腎,大如黍粒,補腎藥,今人多用。風家惟用刺蒺藜也。
——《本草衍義》
時珍曰∶蒺藜葉如初生皂莢葉,整齊可愛。刺蒺藜狀如赤根菜子及細菱,三角四刺,實有仁。其白蒺藜結莢長寸許,內子大如脂麻,狀如羊腎而帶綠色,今人謂之沙苑蒺藜。以此分別。
如此,這蒺藜狗子,也是寶貝了。只是一想到它的刺兒,渾身有些不自在,這樣的果實,藥食同源,想想心里發怵呀。
不研究它的藥用了,小小的蒺藜,雖然討厭,但是只要不被它扎,彼此還能相安無事。
單看它的顏值,還蠻討人喜歡的,尤其是它的小黃花,恍惚間,還真以為是朝天委陵菜。
備注:
1、部分圖片來源網絡,侵刪!
2、本文不構成用藥建議,請遵醫囑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