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世紀的中國,隨著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融合,人們的感情觀有了變化,有一名女子不顧世俗眼光和一名荷蘭藉猶太人同居,生下了4子1女。
她名叫施娣,是賭王何鴻燊的曾祖母。
施娣家境清貧,本出生於深圳,為家計到香港打工,於洋行工作時認識了自己的初戀何仕文。
何仕文是一名出生在荷蘭的猶太人,他和許多外國商人一樣,想來香港淘金,初來異地人生地不熟,他很需要一個當地人的幫助。
於是他在洋行認識了施娣,並請她當自己在香港的翻譯。
憑著敏銳的眼光和經商頭腦,他很快就賺到了錢,也對施娣有了感情,他們便同居在一起。
在那個時代中國人對洋人還是有些排斥,父母親都反應施娣嫁給他,她不顧家人阻擋,堅持守著何仕文。
就這樣沒名沒分地住了14年,到了1868年,何仕文生意越做越大了,兩人和5個孩子過著不愁吃穿的富裕生活,但混血的身份讓孩子不受世人認可。
丈夫不辭而別,獨自撫養子女成人
沒想到何仕文生意失敗時,覺得香港沒有發展,竟拋下妻兒獨自離開香港,到歐洲去闖蕩事業,妻兒對他而言成了拖累,他選擇了放棄。
1873年,何仕文變賣所有家產,竟沒留下一分錢給妻兒,他帶著全部財產去過自己的生活。
堅持多年卻換來遺棄,施娣看著年幼的孩子們,她決定要振作起來,努力把孩子們養大。
沒了經濟來源,她又無一技之長,只好去當伴舞,白天照顧孩子,晚上出去工作,辛苦地扶養著5個孩子,儘管生活貧困,她仍堅持讓孩子們上學讀書。
施娣性格開朗,又善於交際,很快地另一位富商喜歡上她,於是28歲的施娣嫁給了富商郭興賢做她的小妾,又再生下2女1子。(當年女孩子流行早婚,施娣14歲就和何仕文相戀)
做為一個帶著5個孩子的小妾,施娣在郭家的生活十分委屈,不向命運屈服的她,這次不等人拋棄,她帶著7個孩子離開,只留下最小的兒子。
若不留下兒子,郭家大概也不會放她走,一個女人獨力扶養7個孩子,所幸她其中5個孩子繼承了生父何仕文的猶太血統。
個個都很有經商頭腦,兒子何東在38歲就成為香港首位華人首富。
這時一家的生活得到好轉,不再過苦日子。
生活變好後,施娣和兒子曾找過何仕文,那時何仕文早已再婚,娶了一名很有勢力的年輕女子併入了英國藉,兒子們靠何仕文也能改變國藉,但他們都放棄了。
施娣的三兒子何啟福也是著名華商,他的孫子就是澳門賭王何鴻燊。
晚年施娣過得非常幸福,兒孫也很孝順,讓她備感欣慰。
如果在何仕文拋棄她時,她也因為害怕放棄了兒女,那麼也就失去了承歡膝下的機會,若她再嫁後害怕獨立,忍氣吞聲在郭家生活,母子7人不知還要過多長苦日子。
靠自己雖然辛苦,但至少贏回了自尊,總有翻身之日,依靠他人過的是漫長暗無天日的生活。
沒有施娣的勇敢,大概也就沒有何東和後來賭王的盛名,賭王雖是豪門之後,但他幼時父親生意失敗,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大房妻子的幫助建立起事業。
他的精神和曾祖母相似,身為落敗的富二代,他也能靠自己拿回榮耀,再創一代豪門。
就算現在看不到希望,只要選擇靠自己,努力堅強生活,總會越來越好,若因為條件不好,便害怕委屈,或許再也沒有站起來的一天。
雖然白櫻近幾日讀了賭王的行為,對他某些不守誠信的作為不太欣賞,所以一直沒寫他的文章,但他的曾祖母還是很值得我們認識的。
百年前的她做到了許多現代女性都不敢做的事,別說帶5個、7個小孩,光是帶1個,很多人都沒勇氣在無經濟實力的狀況下離開。
妳比自己想像還堅強!獨立沒有那麼可怕,靠著別人生活才可怕!如果那人尊重妳愛妳,或許可以無事到老,但他哪天不愛了呢?
別忘了,妳永遠都有選擇,只是看妳敢不敢而己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