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社會極其注重
「讀空氣/空気を読む」,
人們在社交中都以此規范自己行為,
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「懂得察言觀色」、「情商高」。
然而「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」,並不是每個日本人都會(或願意)讀空氣。
日本某綜藝最近就聊起了這個讓大家感同身受的話題,最後發現:
其實觀察一個人的日常行為,就能判斷他是不是不會讀空氣的人。
那麼,什麼行為在日本人眼中算不會讀空氣「笨蛋」呢?
節目組訪問了200位路人,
大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給出各式各樣的答案:
「電腦Enter鍵很用力敲的人」
「笑起來反應很誇張的人」
「在電車裡旁若無人化妝的人吧」
最後節目組將這些路人的答案,歸納出5大類。
首先是第五名: 不懂得學習的人(18/200人)。
這裡的學習,並不是指課堂裡學習知識。
而是這些人經常犯同樣的錯誤,不懂得吸取教訓以防再犯,讓旁人很無語。
有路人舉例到:
「比如在車站經常因為餘額不足被閘門擋下來的人。
他們妨礙後邊的人進出不說,自己又很尷尬,實在無法理解」。
「還有被男一騙再騙的女人,總是聽她們哭訴很讓人覺得心煩」。
第四名: 沒有同理心的人(20/100人)
200人當中有26人覺得「沒有同理心」、
「不理會旁人的心情」非常讓人難以接受,這些是不會讀空氣的典范特徵。
比如說:
「明明是人家精心為你製作的料理,
還要固執地加上蛋黃醬吃的人,
實在是找打」。
還有
「在電車到站時,明明後邊有人要下車,
自己卻堵在門邊一動不動的人,簡直沒眼色。」
在早高峰擁擠的日本,這一情況想必戳中了很多人的「怒點」。
第3名: 言行舉止與年紀不符的人(30/200人)
這個特徵僅限中年以上的人,
用我們的話來講就是「都老大不小了還做XXXX」。
這類人的分類標準比較主觀,爭議也最大,
像是:
「明明一把年紀了,
還用自己的名字當第一人稱的人,
讓人聽起來很難受。」
「人到中年,出門或工作還穿著短褲的男人」
(畢竟日本工作或者出入正式場合,男性還是西裝為主)。
「明明已經很年長了,
正經講話詞彙量卻少得可憐,
讓人感覺完全沒有修養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