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百姓愛買黃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,大家之所以喜歡購買黃金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第一,普通人結婚要買金項鍊、金戒指、金耳環等以表示紀念。而孩子滿月之後,也要買金手鐲、金木魚以表示慶賀。還有一些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歡把金項鍊帶在身上,以示吉祥。
第二,現在物價年年上漲,老百姓除了買房抵禦通脹之外,還有一些人通過投資黃金來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。早在2014年5-6月間,國際金價下跌,吸引了不少人瘋狂抄底黃金,在短短的10多天內,購買了300噸黃金。
近期,受到美聯儲大肆印鈔票的影響,國際黃金的價格從1700美元/盎司,一下反彈至現在1950美元/盎司。于是,之前一些投資金條的消費者,都想把手中的金條給出售出去,以便能夠落袋為安,保存勝利成果。
而最近就有一名投資者反映,自己之前用100萬買了金條,現在漲到了150萬,本以為可以順利賣給銀行,銀行卻拒絕回收,後來又想買給金店,金店卻只願意出90萬,這樣之前投資的金條不僅沒有賺到錢,反而還虧損了10萬元。
那麼,投資者之前花了100萬買了金條之後,現在金價漲到了150萬,為何銀行拒絕回收呢?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第一,銀行要回收金條的要求是很嚴苛的,不是自己之前銷售的金條,是不會回收的。即使是自己之前銷售的金條,銀行也並不一定願意回收。
此外,銀行就算願意回收金條也要在指定的網點回收,所以,如果投資者買來的金條並不是這家銀行銷售的金條,那銀行肯定是會拒絕回收的。此外,還有一些銀行銷售的紀念金條,比如生肖金條等銀行也是拒絕回收的。
第二,即使是銀行自己之前銷售出去的投資金條,有時候銀行也是會拒絕回收的,如果客戶拿來的金條沒有相關的發票、證書,銀行也是會拒收的,因為無法證明這個金條是自己銷售出去的。只有金條、發票、證書一應俱全,銀行才有可能回收。
第三,客戶要讓銀行回收之前銷售的金條,銀行必須要對金條進行質量的鑒定,以防回收假冒金條,使銀行蒙受損失,而這筆鑒定費用則必須要客戶自己承擔,很多客戶不願意承擔這筆費用,所以,銀行也為了避免得罪客戶,就乾脆選擇拒絕回收金條了。
那麼,投資者把100萬的金條賣給金店,而現在金條的價值達到了150萬,金店卻只開價90萬呢?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首先,對于金店來說,國際金價下跌,金店的價格也會同步下跌,而國際金價上漲了,但是金店的價格並不會同步上漲,這要有一個滯後期。
因為,金店擔心國際金價上漲後,如果自己跟著上調金價,萬一後面國際金價出現暴跌,那自己豈不是要虧損了嗎?同樣道理,當投資者把100萬的金條賣給金店,金店當然要盡可能地壓價,這樣才能避免國際金價的波動,給自己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。
再者,金店在回收投資者的金條之後,往往是要將其融化後打造各類黃金飾品,這樣可以有更高的利潤空間。而當黃金遇火融化後,總會蒸發掉一些克數,這個損失也要算在投資者身上。當然,與銀行一樣,投資者把黃金銷售給金店,金店也要拿去進行鑒定,而這個鑒定費還是要由投資者來出。
最後,金店之所以要壓低金條的收購價格,主要是自己也要留一部分利潤空間,還要支付房租、水電煤、人工費等。所以,現在我們就不難理解,為什麼100萬金條,即使現在價值達到150萬,金店也只能以90萬的價格回收的原因了。
最近,國際金價出現了大漲,很多之前購買了投資金條的人就拿了金條去拋售,他們想把金條賣給銀行,銀行方面不願意回收,因為回收黃金對于銀行來說是吃力不討好的業務,既賺不到多少錢,也很容易得罪客戶,所以多數銀行不太願意回收。
而在銀行拒絕回收之後,投資者又想把金條賣給金店,金店也是會拼命壓價,因為金店也要有自己的一定利潤空間,最終雖然國際黃金價格是上漲了,但是國內投資者未必能賺得到錢,甚至還會出現出售即虧損的情況。